其实良肢位定义名词解释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腕尺侧隆起名词解释,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良肢位定义名词解释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常考的解剖学名词解释护理专业的正常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可能考哪些1.胸骨角: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其两侧平对第2肋,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 2.Pterion(翼点):在颅的侧面,额、顶、颞、蝶四骨会合处,最为薄弱,常形成“H”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3.蝶筛隐窝:蝶筛隐窝为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间的间隙,是蝶窦开口的部位。 4.黄韧带:位于椎管内,连结相邻两椎弓板间的韧带,由黄色的弹性纤维构成。协助围成椎管,并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5.界线(骨盆上口):由骶骨岬向两侧经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形界线,分为上方的大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 6.骨盆下口:由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支和耻骨联合下缘围成,呈菱形。 7.足弓:跗骨和跖骨借其连结形成凸向上的弓,称为足弓,分内侧弓、外侧弓和横弓。 8.斜角肌间隙: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共同构成的裂隙,其中有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通过。 9.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所形成的一个具有弹性和韧性的腱性结构;其在局部可形成腔隙韧带、耻骨梳韧带以及腹股沟管浅环。 10.Hesselbach Triangle(海氏三角):位于腹前壁下部,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共同围成的三角区域;是腹壁下部的薄弱区,腹腔内容物由此区膨出形成腹股沟直疝。 11.咽峡:由腭帆后缘、左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的狭窄处称咽峡,为口腔通咽的孔裂是口腔和咽的分界处。 12.肝门:在肝的脏面有近似“H”形的沟,其中的横沟称肝门,是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肝左、右管、神经和淋巴管出入肝的部位 13. Calot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胆囊三角。因为胆囊动脉一般在此三角内经过,所以此三角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14.纵隔: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 15.肾门:肾内侧缘中部的凹陷称肾门,为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肾盂出入之门户。 16.肾蒂:出人肾门的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和淋巴管等合称为肾蒂。肾蒂内结构的排列关系由前向后为:肾静脉、肾动脉、肾盂;由上向下为: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17.肾区:肾区即脊肋角,在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夹角区域叫肾区,其深面为肾门和肾的内侧缘,患某些肾病时,此区可有叩击痛。 18. Trigone of bladder(膀胱三角):在膀胱底内面,由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膀胱三角。此区由于缺少粘膜下层,无论膀胱在充盈或空虚时都保持平滑状态。是膀胱结核、肿瘤的易发区。 19.输尿管间襞:在膀胱内面,两输尿管口之间的横行皱襞叫输尿管间襞,是膀胱镜检时,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 20.子宫峡:子宫颈阴道上部的上端与子宫体相接处较狭细,称子宫峡。非妊娠期此部不明显,在妊娠末期可延长至7~11cm,峡壁渐变薄,剖宫产术常在此进行 21.阴道穹:阴道的上端包绕子宫颈阴道部,二者间形成的环形凹陷称阴道穹,可分前部、后部和2个侧部。其中,以阴道穹后部最深并与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穿刺或引流陷凹内的积液。 22.肝肾隐窝:肝肾隐窝位于肝右叶与右肾之间,其左界为网膜孔和十二指肠降部,右界为右结肠旁沟。在仰卧时,肝肾隐窝是腹膜腔的最低部位。 23.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搏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再通过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及心冠状窦返回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体循环(大循环)。主要特点是路程长、流经范围广,以动脉血滋养全身各部并将其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运回心。 24.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干及其各级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再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肺循环(小循环)。主要特点是路程较短,只通过肺,主要使静脉血转变成氧饱合的动脉血。 25.Koch三角:右心房的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侧尖附着缘和Todaro腱之间的三角区,称Koch三角。此三角的前部心内膜深面为房室结。 26.三尖瓣复合体:三尖瓣环、瓣尖、腱索和乳头肌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称三尖瓣复合体。它们共同保证血液的单向流动,其中任何一部分结构损伤,将会导致血流动力学上的改变。 27.掌浅弓:掌浅弓由尺动脉末端与桡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位于掌腱膜深面,弓的凸缘约平掌骨中部。 28.掌深弓:掌深弓由桡动脉末端和尺动脉的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屈指肌腱深面,弓的凸缘约平腕掌关节高度。 29.危险三角:是指鼻根至两侧口角的三角区。因面静脉缺乏静脉瓣,并与颅内的海绵窦交通,故面部发生化脓性感染时,若处理不当,可导致颅内感染 30.静脉角: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在胸锁关节后方汇合成头臂静脉,两静脉汇合部称静脉角,是淋巴导管的注入部位。 31.局部淋巴结:引流某一器官或部位淋巴的第一级淋巴结称局部淋巴结,临床通常称哨位淋巴结。 32. Virchow淋巴结:左侧斜角肌淋巴结又称Virchow淋巴结,位于左侧前斜角肌的前方。患胸、腹、盆部的肿瘤,尤其是患食管腹段癌和胃癌时,癌细胞栓子可经胸导管转移至该淋巴结。 33.结膜:覆盖在眼睑后面和眼球前面的一层薄而光滑、富有血管的粘膜。按所在部位可分为三部分:球结膜、睑结膜和结膜穹窿。 34.瞳孔:虹膜中央的圆孔称为瞳孔,光线由此进入眼球,可因瞳孔括约肌和开大肌的活动改变其大小。 35.螺旋器(Corti器):位于内耳膜迷路蜗管的基底膜上,为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波的刺激。 36.壶腹嵴:各膜半规管的膜壶腹壁上隆起的结构,是感受旋转变速运动刺激的位置觉感受器。 37.网状结构: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状,网眼内含有分散的神经元或较小的核团,这些区域称为网状结构。 38.内侧丘系:由薄束核、楔束核发出的传导同侧深感觉和精细触觉的二级纤维,于中央管腹外侧左、右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两侧,锥体的后方转而上行,形成内侧丘系。终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 39.小脑扁桃体:小脑半球向前、内、下膨出的部分,称为小脑扁桃体,因其靠近延髓并位于枕骨大孔附近,当颅内压增高时,可能将它挤入枕骨大孔与延髓之间,形成小脑扁桃体疝,危及生命。 40.上丘脑:上丘脑是间脑的背侧部分与中脑顶盖前区的移行部,包括松果体、缰三角、缰连合、丘脑髓纹和后连合 41.海马:海马是在大脑颞叶外侧面齿状回外侧卷入侧脑室下角底壁上的弓形灰质隆起。 42.内囊:内囊位于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是投射纤维在此高度集中的白质板,在端脑水平切面上呈“<”字形,分前肢、膝和后肢三部。 43.梨状隐窝:在喉咽,喉口两侧各有一深凹称梨状隐窝,为异物易嵌顿滞留的部位。
08人体解剖学(A)名词解释1.板障 diploe颅盖各骨内、外板间的骨松质。2.翼点 pterion area为颅侧面额骨、蝶骨、筛骨、颞骨的“H”形交界部位,骨质薄弱,内有脑膜中动脉通过。3.腹直肌鞘 sheath of rectus abdominis包裹腹直肌,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愈合而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和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在脐下4-5cm以下,由于构成腹直肌鞘后层的腱膜完全转至腹直肌前面,参与构成鞘的前层,所以此处缺乏后层。4.咽峡 isthmus of fauces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为口腔与咽的分界。5.肝门 porta hepatis肝的脏面中部“H”形沟中间的横沟为肝门。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肝的神经、淋巴管等经此出入,上述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肝蒂。6.白线 linea alba位于腹前外侧壁正中线上,介于左右腹直肌鞘之间,由两侧三层腹肌的腱膜纤维交织而成。上起剑突,下至耻骨联合。白线坚韧而缺少血管,上部较宽,脐以下变窄。白线中点有脐环,为胎儿时期脐血管通过处,出生后形成癜痕,为腹壁薄弱处,可发生脐疝。7.White line/hilton线位置相当于肛门内外括约肌分界,肛门指诊时可触知此处为一环形界沟。8.齿状线 dentate line/肛皮线 anoeutaneous line各肛柱下端与各肛瓣边缘所连接成的锯齿状环形线。9.肺门 hilum of lung肺内侧面(纵膈面)中部偏后的长椭圆形凹陷,为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进出肺之处。10.弹性圆锥 conus elasticus弹性纤维组成的膜状结构,由左右两部分合成上窄下宽的圆锥形,附于甲状软骨前脚后面与环状软骨上缘和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11.胸膜隐窝 pleural recess壁胸膜相互移行转折之处的胸膜腔,即使深吸气时肺下缘也不能充满此空间,重要的胸膜隐窝:肋膈隐窝、肋纵隔隐窝。12.膀胱三角 trigone of bladder位于膀胱底部的内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此区黏膜与肌层紧密相连,缺少黏膜下层组织。无论膀胱处于空虚或充盈,粘膜都保持光滑。此区是膀胱结核和肿瘤的好发部位。13.肾门 renal hilum肾内侧缘中部凹陷处,为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肾盂出入处。14.肾蒂 renal pedicle肾血管、神经、淋巴管、肾盂被结缔组织包裹称肾蒂,结构排列从前到后:肾静脉、肾动脉、肾盂;从上到下:肾动脉、肾静脉、肾盂。右肾蒂比左肾蒂短,因此临床上右肾手术难度较大。15.精索 spermatic cord从腹股沟管深环至睾丸上端间的一条柔软的圆索状的结构。精索内主要有输精管、睾丸的血管、输精管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鞘韧带等。上述结构的周围包有三层被膜,由深至浅依次是:精索内筋膜、提睾肌、精索外筋膜。此三层被膜向下延续至阴囊,参与阴囊的构成。16.颈动脉窦 carotid sinus为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动脉壁内有压力感受器。当血压升高时,窦壁扩张,刺激此处感受器,可反射地引起心跳减慢,末梢血管舒张,血压下降。17.颈动脉小球 carotid glomus是一个扁椭圆形小体,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的后方,它与主动脉小球一样均为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升高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18.掌浅弓 superficial palmar arch由尺动脉的末端和桡动脉的掌浅支吻合而成。在掌腱膜和指浅屈肌腱之间,位置较浅,弓的顶点相当于掌中纹处。19.掌深弓 deep palmar arch与桡动脉的末端和尺动脉的掌深支吻合而成。在掌浅弓的近侧,约平腕掌关节处,位于屈指肌腱的深面,由弓的远端发出三条掌心动脉,与指掌侧总动脉吻合。20.静脉角 venous angle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汇合处的夹角,是淋巴导管注入静脉的部位。21.乳糜池 cisterna chyli位于第一腰椎的前方,呈囊状膨大,接受左右腰干和肠干。22.局部淋巴结 regional nodes/哨位淋巴结 sentinel lymph nodes引流某一器官或部位淋巴的第一级淋巴结,当某器官或部位发生病变时,细菌、毒素、寄生虫或肿瘤细胞可沿淋巴管进入相应的局部淋巴结,该淋巴结阻截和清除这些细菌、毒素、寄生虫或肿瘤细胞,从而阻止病变的扩散。此时,淋巴结出现细胞渗出和增殖等病理变化,引起淋巴结肿大。如果局部淋巴结不能阻止病变的扩散,病变可沿淋巴管道向远处蔓延。因此,局部淋巴结肿大常反映其引流范围存在病变。[简明版:指引流某一器官或部位淋巴的第一级淋巴结,当某器官或部位发生病变时,细菌、毒素、寄生虫或肿瘤细胞可沿淋巴管进入相应的局部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局部淋巴结肿大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23.视神经盘 optic disc/视神经乳头位于视网膜后部内面,于视神经的起始处有乳白色圆形隆起,盘的中央凹陷,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由此穿行。此处无感光细胞,故称生理性盲点。24.黄斑 macula lutea视神经盘颞侧稍下方约3.5mm处的淡黄色区域,其中央有一凹陷称中央凹。活体呈褐色或红褐色,是感光最敏锐的部位。25.中央凹 fovea centralis视神经盘黄斑上的中央凹陷。26.壶腹嵴 crista ampullaris在膜半规管的膜壶腹上有一嵴状突起,称壶腹嵴,是位置觉感受器,能感受旋转运动的刺激。27.椭圆囊斑 macula utriculi位于椭圆囊内的底和前壁上,为位置觉感受器,能感受直线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刺激。28.球囊斑 macula sacculi位于球囊内的前壁上,为位置觉感受器,能感受直线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刺激。29.corti器/螺旋器 spiral organ位于内耳膜迷路蜗管的基底膜上,为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声波的刺激,并将这种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30.三叉神经节 trigeminal ganglion/半月神经节位于颅中窝颞骨岩部前面近尖端的三叉神经压迹处,包被于硬脑膜两层间的裂隙内,由假单极神经元组成。神经元的周围突自节的凸缘发出三大分支,由上内向下外依次为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分布于面部的皮肤、眼及眶内、口腔、鼻腔、鼻旁窦的粘膜、牙和脑膜等,传导分布区的痛、温、触、压等一般躯体感觉冲动;中枢突汇集成粗大的三叉神经感觉根,由脑桥基底部和小脑中脚交界处入脑,终于三叉神经脑桥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简明版:为感觉节,由假单极神经元包体聚集而成,其中枢突传入脑干,周围突分为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分布于头面部的感受。]31.上神经节 superior ganglion舌咽神经的根丝于延髓橄榄后沟上部连于脑,与迷走神经、副神经共同穿颈静脉孔出入颅,在孔内神经干上有膨大的上神经节。32.下神经节 inferior ganglion舌咽神经的根丝于延髓橄榄后沟上部连于脑,与迷走神经、副神经共同穿颈静脉孔出入颅,出孔时又形成一稍大的下神经节。33.鼓索 chorda tympani为面神经的重要分支,含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及特殊内脏感觉(味觉)纤维,在面神经出茎乳孔前约6mm处发出,经鼓室后壁入鼓室,沿鼓膜内面前行穿岩鼓裂至颞下窝,在此以锐角从后方并入舌神经并随其走行分布。味觉纤维分布于舌前2/3的味蕾,传导分布区的味觉冲动;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及副交感节前纤维在下颌下神经节内交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分布于下颌下腺和舌下腺,支配其分泌活动。[简明版:由面神经在面神经管内分出,其内含内脏运动纤维,在副交感节换元后,节后纤维分布于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其内脏感觉纤维则支配舌前2/3的味蕾,司味觉。]34.器官旁节属副交感神经节,位于器官、内脏器附近,副交感纤维在此换元。35.器官壁内节属副交感神经节,位于器官内壁,副交感神经可在此换元。36.椎前节 prevertebral ganglia属交感神经的周围部,位于脊柱前方,成不规则的结节状团块,包括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肠系膜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等,各节均位于同名动脉根部附近。37.椎旁节 paravertabral ganglia又称交感干神经节,位于脊柱两旁,每一侧的椎旁节借节间支连成一条交感干。椎旁节在成人每侧约为22-25个,其中颈部常为3-4个,胸部11-12个,腰部3-4个,骶部3-4个,尾部只有一个节(奇神经节)。38.交通支 communicating branches交感干神经节借相应的交通支与相应的脊神经相连接,交通支分为白、灰交通支,白交通支主要含有脊髓灰质外侧核细胞发出的具有髓鞘的节前纤维,因髓鞘呈白色,故称白交通支。由于节前神经元的胞体只存在于脊髓胸1-腰3节段的灰质侧角,故白交通支也只见与相应节段脊神经前支与对应交感干神经节之间。灰交通支是由椎旁神经节细胞发出的节后纤维组成,因多无髓鞘,色灰暗而称为灰交通支。它连于31对脊神经前支与交感干之间。1.腕管 carpal canal由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围成。管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及屈肌总腱鞘、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和正中神经通过。2.鱼际间隙 thenar space位于中间鞘桡侧半深方。前界为掌中隔前部、示指屈肌腱、第一蚓状肌及手掌的血管、神经;后界为拇收肌筋膜;外侧界为掌外侧肌间隔;内侧界为掌中隔后部。鱼际间隙向远端经第一指蹼间隙通向示指背侧,其近端为盲端。3.掌中间隙midpalmar space位于中间鞘尺侧半的深方。前界自桡侧起,依次为中指、环指和小指屈肌腱、第2-4蚓状肌和手掌的血管、神经,后界为掌中隔后部、第3、4掌骨和骨间掌侧肌前面的骨间掌侧筋膜,内侧界为掌内侧肌间隔,外侧界为掌中隔的前部。掌中间隙向远侧经第2-4蚓状肌鞘与2-4指蹼间隙相连,并于指背相通。此间隙有感染时,可经上述渠道蔓延。4.三边孔 trilateral foramen/三边隙 trilateral space肱三头肌长头在大圆肌的后方和小圆肌的前方之间穿过,在腋窝后壁上形成两个肌间隙,内侧者称为三边孔,其上界为小圆肌、肩胛下肌、肩胛骨外缘和肩关节囊,下界为大圆肌,外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内有旋肩胛动、静脉。5.四边孔 quadrilateral foramen/四边隙 quadrilateral space肱三头肌长头在大圆肌的后方和小圆肌的前方之间穿过,在腋窝后壁上形成两个肌间隙,外侧者称为四边孔,其上界为小圆肌、肩胛下肌和肩关节囊,下界为大圆肌,内侧界为肱三头肌,外侧界为肱骨外科颈,内与旋肱后动、静脉和腋神经通过。6.股鞘 femoral sheath为腹横筋膜及髂腰筋膜向下延续包绕股动脉、股静脉上段形成的筋膜鞘。呈漏斗形,长约3-4cm,向下与股血管的外膜融合为血管鞘。股鞘内有两条纵行的纤维隔将鞘分为三个腔,外侧着容纳股动脉,中间者容纳股静脉,内侧者形成股管。7.踝管 malleolar canal屈肌支持带与跟骨内侧面肌内踝共同围成的管道,支持带向深面发出3个纤维隔,将踝管分隔成4个通道。其内通过的结构由前向后排列依次为:1-胫骨后肌腱及其腱鞘;2-趾长屈肌腱及其腱鞘;3-胫后动、静脉和颈神经;4-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8.梨状肌下孔 infrapiriform foramen上缘为梨状肌,下缘为坐骨棘和骶棘韧带。传经的结构自外侧向内侧依次为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静脉、阴部内动静脉和阴部神经。9.颈鞘 carotid sheath颈筋膜中层向两侧包绕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形成颈动脉鞘,该桥上起自颅底,下续连纵隔,周围借疏松结缔组织与颈筋膜的前层和深层相融合。乔内有纵行的纤维隔把动脉和静脉分开,迷走神经位于动静脉之间的后方。10.颈袢 ansa cervicalis/舌下神经袢未颈丛与舌下神经间的交通联系。第一颈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纤维加入舌下神经,并与之同行。这部分纤维构成的颈神经上支合成颈袢,由颈袢发出分支支配舌骨下肌群。11.锁胸筋膜 clavipectoral fascia紧张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上缘之间的深筋膜,胸肩峰动脉的分支和胸内外侧神经穿出该筋膜至胸大小肌,头静脉和淋巴管则穿过此筋膜进入腋窝。12.腹股沟管 inguinal canal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是由外上斜向内下的肌肉筋膜裂隙。男性长约4-5cm,内含精索;女性因骨盆较宽,耻骨联合较高,故稍狭长,管内有子宫圆韧带通过。13.网膜囊 omental bursa/左肝下后间隙 posterior left subhepatic space腹膜腔的一部分,位于小网膜和胃后方。网膜囊的前壁由上而下依次为小网膜、胃后壁腹膜和大网膜前两层;下壁为大网膜前两层与后两层返折处;后壁由下而上依次为大网膜后两层、横结肠及其系膜以及覆盖胰、左肾、左肾上腺等处的腹膜;上壁为衬附于膈下面的腹膜,在此处肝尾状叶自右侧套入网膜囊内;左界为胃脾韧带、脾和脾肾韧带;右界是网膜孔。14.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位于十二指肠上襞右上方深部,由纤维组织和肌组织构成,从十二指肠空肠曲上面向上连至右膈脚,有上提和固定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作用。15.胃床 stomach bed胃后壁隔网膜囊与胰、左肾上腺、左肾、脾、横结肠及其系膜相毗邻,这些器官共同形成胃床。16.网膜孔 omental foramen/winslow孔网膜孔是网膜囊的唯一孔道,其前方为肝十二指肠韧带,后方为覆盖下腔静脉的腹膜,上界为肝尾状叶,下界为十二指肠上部,一般可通过1-2横指。17.小网膜 lesser omentum是连于膈、肝静脉韧带裂和肝门与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层腹膜。其左侧部主要从膈、肝静脉韧带裂连于胃小弯,成为肝胃韧带;右侧部从肝门连至十二指肠上部,成为肝十二指肠韧带,小网膜右侧为游离缘,其后方为网膜孔。18.大网膜 greater omentum连接胃大弯与横结肠之间,成围裙状下垂,遮盖于横结肠、空肠、回肠的前面,其长度因人而异。大网膜由四层腹膜折叠而成,前两层由胃前、后壁浆膜延续而成,向下伸至其平面或稍下方,然后向后返折,并向上附着于横结肠,形成后两层。成人大网膜前两层和后两层通常愈着,遂使前两层上部直接由胃大弯连至横结肠,形成胃结肠韧带。19.会阴浅隙 superficial perineal space/会阴浅袋位于浅会阴筋膜与尿生殖膈下筋膜之间,此隙向前开放,其内有:会阴肌浅层、阴部神经、阴部内动脉末支及其伴行静脉。男性还有:阴茎脚、尿道球及其内的尿道;女性还有:尿道、阴道下部、阴蒂脚、前庭球以及前庭下腺。20.会阴深隙 deep perineal space/会阴深袋位于尿生殖膈上下筋膜之间,为一密闭浅隙。主要结构为一层扁肌,张于耻骨弓。21.坐骨直肠窝 ischioanal fossa位于肛管两侧,为尖朝上、底向下的锥形腔隙。内侧壁:下部为肛门外括约肌,上部为肛提肌、尾骨肌及盆膈下筋膜。外侧壁:下部为坐骨结节内侧面,上部为闭孔内肌及其筋膜和深会阴筋膜。前壁:会阴浅横肌及尿生殖膈。后壁:臀大肌下缘及其筋膜和骶结节韧带。尖:由盆膈下筋膜与闭孔筋膜汇合而成。底:肛门两侧的浅筋膜及皮肤。内有阴部内动静脉、阴部神经、淋巴以及脂肪组织。
关于良肢位定义名词解释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